在1931年2月,美国的寇蒂斯公司成功研制出名为F-9C的战斗机实盘配资网站,该机型被称为“雀鹰”,是一款活塞式双翼设计的战斗机。F-9C的设计专注于单人乘员,机长为6.27米,翼展为7.75米,而机高则达到3.34米,展现出其独特的飞行特性和工程设计。
这款F-9C双翼战斗机搭载了莱特R-975-22星型活塞发动机,具有强劲的动力性能。飞机的空重为961公斤,最大起飞重量可达1262公斤,使得其在实际操作中具备相当的携带能力。它的最高飞行速度为283公里/小时,最大航程能够达到475公里,战斗机上装备了两挺7.62毫米机枪,这使得其在空中战斗中具有一定的火力输出。尽管F-9C是为美国海军特别设计的,但实际上未成为舰载机,而是经过改装后被赋予了保护飞艇安全的使命。
紧接着在1931年9月,美国海军成功进行了艾克隆级飞艇的试飞,这艘飞艇长度达239米,其主要用途是海上侦察。然而,尽管其拥有悠久的飞行历史,飞艇的速度却相对缓慢,仅为每小时140公里,这在执行任务时若遭到敌机攻击,生还的可能性极小。为了增强飞艇的安全性,海军决定在飞艇下方悬挂F-9C战斗机,以便在遭遇敌机时能够迅速投放战斗机进行反击,并能在任务完成后空中回收战机。至1932年,艾克隆飞艇吊挂F-9C战斗机进行了几次演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展开剩余59%艾克隆级飞艇一共建造了两艘,其中一艘命名为艾克隆号,另一艘则为麦梅肯号。原本该设计能够容纳5架F-9C战斗机,但实际上,艾克隆号最多只能挂载3架,而麦梅肯号稍强,可以携带4架战斗机。
然而,美国海军利用飞艇作为战斗机平台的尝试并没有顺利进行。1933年4月4日清晨,艾克隆号在新泽西州外的大西洋海域因恶劣天气坠毁,艇上76名成员中仅有3人幸存,损失惨重。
尽管如此,F-9C战斗机的改进并没有停下脚步。在1934年,该机型升级了新型测向仪和无线电设备,使其能够进行远距离侦察,而不再单单依赖飞行员的目视判断。此后,只有麦梅肯号飞艇继续搭载F-9C战斗机执行相关任务,但好景不长。1935年2月12日,麦梅肯号在加利福尼亚州海岸遭遇风暴,导致飞艇受损严重,不得不在蒙特利湾迫降,最终沉没。尽管艇上配备了充足的救生设备,仅有2人遇难,但随艇沉没的却包括4架F-9C战斗机,损失惨重。
这两起事故彻底终结了美国海军将飞艇作为空中航母的计划,F-9C战斗机的生产也随之停止,加上早期的原型机,总计仅制造了8架。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