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的崛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股票杠杆爆仓了,随着内燃机和电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潜艇逐渐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水下航行能力。许多西方国家开始相继研发他们的第一代潜艇,其中美国的D级潜艇是最早投入使用的型号之一。其旗舰USS D-3号潜艇更是颇具传奇色彩,不仅刷新了多个世界纪录,还成为全球首艘被影视设备拍摄记录的潜艇。
D-3号潜艇是首个被称为“三文鱼”的潜艇,始于1908年进行龙骨铺设,这一型号设计上具有较高的实战价值,并在多个方面展现了创新的设计理念。尽管以现在的标准来看D-3号的尺寸不算大,但在当时的全球范围内,它的尺寸依然属于较大的潜艇,其艇长约为41米,排水量则达到了337吨,基本具备了现代潜艇的结构特征。
展开剩余78%动力系统方面,D-3号潜艇配置了两台汽油机和两台电动机。汽油机并排安装在艇内,每台机理论上可输出300马力,实际上发出的功率略低,这两台发动机的设计初衷是使潜艇能够在水面以16节的速度航行,但实际速度接近仅为13节。这种动力大幅缩水可能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未能达标有关。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使用两台97千瓦的电动机,靠两组电池供电,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9.3节的速度,若以8节的速度航行最多可持续近3个小时,具备一定的作战灵活性。
在武器装备方面,这艘潜艇在艇首设有4具18英寸(约457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由于艇内空间有限,因此没有配备备用鱼雷。起初使用的是MK3型鱼雷,这种鱼雷依赖过热压缩空气驱动涡轮来产生推力,随后更广泛使用MK4型鱼雷,其重量达到680千克,射程接近1000码(914米),展现出相对不错的作战能力。
D-3号潜艇配备了诸多先进的高科技设备,其中的信号装置使其能够在水面与其他军舰进行通信,而在水下则借助一种类似听诊器的装置,与大约1英里内的其他潜艇进行信息交流。艇桥上还装备了带测距仪功能的光学设备,这在当时算得上绝对的尖端科技,加之潜艇整体的设计,使得D-3号在技术层面上颇具竞争力。
在D-3号正式服役之前(正式服役日期为1910年9月8日),该艇在满载常规物资的情况下,搭载21名艇员创造了一项破纪录的壮举——进行了一次长达1500英里(约2414千米)的航行,超越了此前的1200英里。这一壮举不仅让D级潜艇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也真实地印证了其价值,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
服役后,D-3号潜艇加入了大西洋鱼雷舰队,并在同年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被录制的视频潜艇。拍摄记录了潜艇在海面的航行、下潜、浮出水面及潜望镜导航等多个镜头,引起了社会的轰动。许多人第一次目睹了这一神秘的人工海洋猎手如何灵活地在水中穿梭,既是视觉的享受,亦有着宝贵的科研价值。
然而,D-3号并未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它的体格相对较小,根本无法跨越大洋参战,而是在美国东海岸的各地执行巡逻和训练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D-3号逐渐显得落伍,其基本性能无法满足当时的作战需求,尤其是其下潜速度需耗时3分钟,这在战斗中显然难以奏效。战争结束后不久,这艘潜艇便被退役,最终于1922年3月正式退役并出售。
USS D-3号潜艇的水面排水量为288吨,而水下排水量则为337吨,艇长41.1米,宽4.42米,高度为3.81米。它在水面的最高航速为13节,水下最高航速为9.3节,水面最大航程达到2184千米,潜航的最大航程则为44千米,最大下潜深度为61米,舰员数量保持在15名。
发布于:天津市